一师失明于目,依旧平和安详。
弟子问:
“师父,你都没有眼睛了,为什么还那么安详自在?”
师父反问到:“安详自在和眼睛有关系吗?”
紧接着他又说到:
“眼睛看到的本来就不真实,
现在它不见了那些不实的假象,它损失了什么吗?
譬如你现在正在清醒着,
还没有进入到晚上的睡眠,还没有梦见睡中的梦境。
虽没有见着睡中的梦境,但你因此缺少什么了吗?
夜晚的梦境——即使是一场美梦,
梦见和没有梦见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?
况且我的眼睛现在不见那些假象,
但我的见性丝毫没有缺损。
它依旧了了清楚的照见一切。
对一个觉悟到本性的人而言,
没有聋哑盲残,不管他的外在看起来缺失什么,
他的内在依旧完好无损,本性丝毫不受打扰。
在一位佛的世界,没有聋哑盲残,
因为他活在超越感官的觉知里。
这也是为什么佛经说,
一个人成佛,聋哑盲残都将得度的典故隐喻。”
弟子说:
“师父,我们村庄东头有个聋子,西头有个瞎子,
南头有个瘸子,北头有个哑巴,
他们都陷入了巨大烦恼。
师父,我邀请他们都来向你学习觉悟本性的佛法,进入超越感官的圆满觉知吧?”
师父说:
“我的觉知了了清楚,不受感官有无好坏的影响。
譬如明镜,损坏一边一角,照样明照;
即使粉碎为千百块,捡起一片,照样能映出大千世界。
让他们来跟我学习吧。”
于是村东南西北的聋哑盲残都跟大师来学习觉悟本性的佛法,
乃至大千世界所有的聋哑盲残者都来跟他学习觉悟本性的佛法。
一时世间聋哑盲残者得度无数,
皆于今世往生大光明圆满觉照佛国。
这是一佛成盲,一盲成佛,所带来的效应,犹如一灯点得百千万盏灯明,世界皆入大光明之中。
“不管你的感官、身体情况如何,
你进入自己的大光明自性佛国了吗?
如果你要相遇我,请我们在那里会面吧。”师对弟子说。
弟子闻言,精进修行,以期在大光明自性国里,与诸佛师大菩萨相会相会。
来,世间诸弟子,起心修行,皆进入自己超越感官的自性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