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念觉法》连载13:用觉知照见念头

一念行者
2018-03-17

《一念觉法》连载13:用觉知照见念头


(点击音频,即可聆听!)



用你的觉知照见你的念头——用你的佛度你的众生


在修行之中,要非常注意用你的觉知观照你的念头,时刻不停的那样做。这就是用你的自性佛来度你的自性众生。修行的要点是自度。心外没有佛,心外也没有众生,因此,一切修行的实质都是自度自己。如何自度?用你的觉知照见你的念头,以你的智慧把你的烦恼转化成菩提。


   时刻用你的觉知照看着你的念头,就像母亲的心时刻照看着她的小孩一样,或像黑夜中拿着手电筒为孩子照路的父亲。这样做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“自性自度”的意旨,这样做就是佛陀所说的“如来善护念诸菩萨”。修行时刻不能离开觉知和念头,否则都是邪门外道盲修瞎炼。


把“觉知”贯穿修行的始终,时刻不忘观看念头


无论什么修行,只要修持“觉知”,修行就在正道之上;只要不忘观察“念头”,行走就没有选错对象。在修行之中,把“觉知”贯穿修行的始终,时刻注意观看念头,此是正道修行,是脱离无明,过上自由喜悦生活的最直接、最正确法门。


创造“觉”和“念”之间的间隙


用觉知观照念头,最终是为了创造一个“觉”和“念”之间的间隙。只有当觉和念头有一定“间隙”的时候,你才能够观照它,你才不会被它无明的拉着乱跑。当有一天念头从觉知中脱落,突然间你找不到了念头,然后你看到了念头存在以外的心的存在——这是你“看见”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刻。有人叫它开悟,有人叫它见性,但不管怎么说,他们“看见”到了相同的东西:那心的本来之样,那虚空,那纯粹的觉,那不知不灭的东西。——那就是见到本来面目。见到本来面目是基于增加“觉”的能力,创造“觉”和“念”之间的间隙——直到那“间隙”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……直到某一时刻,念头脱落了,念头不见了,只有觉存在。那便是修行求道之人激动人心的时刻,开悟见到本来面目的时刻。观察念头,注意觉和那念头之间的“间隙”。在开始你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根本没有间隙,甚至还在不觉中念头出来把你拉跑了,但不要紧,随着训练的加深,那间隙出现、越来越长……直到脱落。直至开悟。


在觉上,不要在念上


修行觉知,观察念头,注意要在“觉”上,而不是“念”上。如果你在觉上,即是佛;在念上,即是众生。是佛就不生不灭,无生死流转,无苦亦无恼;在念上就有生有灭,有苦有恼,有六道轮回。


生命的现象并不复杂,只觉和念两物;修行成佛、离苦得乐的方法也并不繁缛神秘,只在觉和念两个方面下功即可。知觉观念,时刻注意保持在觉上而不是念上,这就是总要领。记住这首偈语:佛法在心间,不离觉和念,离觉忘念头,恰在无明渊。依此修行,定能成佛,脱离生死苦恼。

行动:觉念合一


修行到最后,随着觉能力的增强,念头已变成你圈养的小宠物,而不再是那凶悍强猛的野生动物时,好了,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应用你的念头了,而不再是被你的念头牵着拉着到处转了。这时,因为觉的能力强了,妄念变少,你自然的有了一颗清净心。当你怀着一颗清净心站着或坐着着的时候,突然一个念头跳进来了“洗碗去”,然后你站起来就去洗碗;紧接着,又一个念头说“回你的网友留言去”,你又打开了电脑;“把洗衣机的衣服拿出来凉上去”,然后你又去了……


修行到最后觉知跟随念头,清净的心听从内在的声音行事。那觉知和念头之间没了“距离”——觉知跟随念头——觉知和念头“合一”。智者不在自己的内部创造矛盾,他里面没有了“二”,他里面时刻是“一”,他自然的跟随那“一”,他做什么都从容、安宁和轻而易举。因为他知道那“一”也不存在,所有的只是“○”。圣人时刻活在“0”和“1”之间的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般的生活中,他变成了一个无事的闲人。他心中没有事儿,即使他手中正洗着白菜。这是一个修行到最后之人的状态——觉知跟随行动,它们之间没有距离,没有矛盾,没有对立。是什么就是什么,他活在没有分别的整体中。

宣传图片1-2019.04.28.png
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