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念觉法微课堂
(点击音频,即可聆听!)
《一念觉法》是2009年最先被发布在一念行者新浪博客中。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一念觉法的核心理念。
一念觉法——汲取了整个修行最精髓要领的部分,成为最清晰、有力和至简的法门。它可以用在任何人的任何问题上,只要他们愿意,这将无往而不胜。它不但能解决你当前直接的、明显的烦恼痛苦和障碍,它还能导致你最终的觉悟。
一念觉法的重点“一念”上。
在“一念”上的功课包括三种方式:
去除妄念
应用正念
观照念头
应用正念,是种植之法,是往我们心里种植正念的种子,让它发挥作用的方法;
用觉知照念,是观照之法,是个古老的从有为到无为的方法,这是“佛度众生”的方法。
围绕某件事,我们之所以生出一连串的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念头,
那是因为这些念头根植于它背后所相信的信念。
正是这些信念——这些妄念的种子或根,
才使我们的心一再再的生出了新的无穷无尽妄念的。
我们要想终止这些妄念的生发,
就必须破坏掉生出这些新妄念背后的种子的壳,
或这信念系统树的根。
否则,你没有办法真的终止那样新出生的妄念。
我们如何破坏这信念的种子或这信念系统树的根呢?
那就是抓一个当下的念头,
从一个当下的念头出发,
向深部挖去,由表及里,
层层刮除那幻象沙土,
以致解构或肢解掉那坚固信念所赖以存在的“心”之土壤。
这样,当我们挖掉某一信念系统的原始种子,
或者去掉某一信念系统树的树根后,
那一信念系列类的念头就不会那么强烈的妄生了,
或者就根本不再生出了。
如果头脑是一台电脑,
那么无数的信念就是它里面各种系统软件,
如果这些系统中毒,
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杀毒,
而是把这些系统拿掉,
让病毒无法侵犯、依赖或依着。
这样的话,即使那病毒再厉害,
它也无法干扰你的计算机了,
这让那病毒再无用武之地。
这种透过解构我们内在埋植的信念而去除妄念的方法,
是最彻底的去除妄念的方法。
那么它该如何去除呢?
这有具体的方法。
美国女人拜伦·凯蒂发现了一组很好的对待念头的方法,
她称之为“The Work”。
“The Work”由四个提问和一个反转组成。
这简单的四提一反能够审视你内在痛苦“念头”的真相,
截断你妄念的故事之流,把你带回内心安宁的地方去。
如果你真诚深入地去做,效果非常明显。
提问的前两句在截断你的念头断续滑动、流转生成故事,
它首次截住和挡住你那内在的妄念,
让你有机会、有时间停下来仔细的思考它,审视它,观察它;
通过提问的第三句询问,
让你去了解妄念和你过去的体验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;
第四句提问让你有机会试着去了解没有那妄念遮蔽时,
你生命的本来面目。
最后反转的步骤,让你的心开放,
让你体验到在你坚持执着的那个妄念之外的,
生活的更多的面向性和可能性。
如果你注意去体验,
如果你非常有悟性,
拜伦·凯蒂的功课方法能够把你带向觉悟,
带向生命的源头,
带向对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生命本来面目的体悟。
“The Work”的四个提问和反转是:
1、真是这样吗?
2、你能够百分之百的确定真是这样吗?
3、当你相信那个念头时,你体验到了什么?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?
4、如果没有那个念头,你会怎样?你是一个怎样的人?
然后是反转,基本的反转有三种方式:
朝向问题的相反面;
颠倒过来思索体验;
指向自己。
我们对待自己内在的念头,
除了解构那些负面的念头来让自己安静之外,
同时,我们也可以应用一些“正念”来让自己宁静和喜悦。
如果我们的心田上长满了杂草,要除掉这些杂草有两种方法:
1、是拔掉它们,——这就是去除妄念(解构信念)的方法;
2、是在片土地上多种些鲜花,如果鲜花多了、旺盛了,杂草就会减少,——用鲜花覆盖杂草,这就我说的“应用正念——播种正念的种子”的方法。
如果你往你的心里播种的正念之种越多,
那么你内心中的负面种子及它所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就会越少,
那么你就越是个喜悦正向的人。
因此,我们每个人要学会使用正念——随时随地使用正念。
应用“正念”有哪些方式呢?
通常有以下几种:
暗示的应用,实质是在调用或启用自己的一个念头或信念。
自我暗示,通常是主动使用一个简单的念头,
来使自己产生某种心理感受或变化,达到某种目的;
暗示他人,通常是启动别人的一个信念,
让他产生一个起作用的念头,
来令他反应于那个念头,产生某效果或变化。
暗示的发生,最终和念头应用有关——
当我们知道了这个“原理”,我们可以主动使用它了。
学会随时随地使用简单的“念头”帮助自己的状态,
你将学会使用一种调用自身循环能量的永不枯竭的资源方法。
其随时随地的方便性,
不用求助外人的自由性,
迅速感知的立即有效性和不估量的无限性,让人受益无穷。
应用念头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,
比如:当你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时候,
你可以告诉自己“我非常宁静,我觉知优雅的坐在这里”;
当你走路时,
你可以告诉自己“我非常平静,我充满觉知的走在大地上”;
当你注意到自己的呼吸时,
你可以告诉自己“我在平稳的呼吸,我非常放松”……。
当你站着、坐着或躺着的时候,注意觉知,
你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一个你想要的念头,
并体验那念头给你带来的感觉,受用那感觉。
这是使用念头的例子。
当你在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,
选用对你来说的适合的念头,
受用它给你带来的效果。
这是我说的“应用正念”方法的一种。
在我的表达中,
我常常提到“念头”和“相”这两个名词,
念头和相是什么关系呢?
念头是一粒种子,
相是它开出的花朵,
也就是说,藉由一个念头,
你可以生出一个图像、一个画面,我把它称作“相”;
当你的心主动浮现出幅画面时,
随之那些画面也会产生一些念头,
这就像先有了一朵花,
最来它又结出了一些种子一样。
念头和相的关系,
因此也可以说成,
相是一朵花,念头是它结出的种。
从种子到花朵,从花朵到种子。
念头和相是什么关系?
念和相是种子与花朵、花朵与种子的关系。
如果说传统的心理技术中,
“暗示”是使用一个念头来作用于心——帮助人,
那么催眠则是应用一种“相”来作用于心帮助人的过程。
催眠,即是相的应用。
如果我们不开心时,
我们可以让自己坐下来,
然后让自己的心主动浮现出一些美丽的、清新的或有治疗意义的画面,
让自己的心沉进那些画面,
然后受用那些“相”给自己带来的变化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
念和相都是心,那都是心的变现。
学习使用念和相来改变自己的内在状态,
为心所用,将非常有意义,
愿你习惯随时随地应用它们。
“道理”——作为正念之种应用。
道理就是信念。
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“道理”,
很多都是一种正念。
当我们把这些“道理”作为一种正念使用时,
这些“道理”就会为我们生命花园撒下更多有用的种子,
它将为我们生命花园之花的茁壮旺盛成长提供更多的能量。
比如,如果我们相信:
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”、
“一份辛苦一份才”、
“天道酬勤”、
“好人有好报”等信念,
并不断地用它们提醒和激励我们,
在一定程度上,
这会给我们的生活、工作带来正性作用。
但值得提醒的是,
当这些道理或信念为我们带来压力时,
我们就会质疑它们。
相信一些道理、信念或故事,
如果这道理、信念或故事不为我们带来压力或冲突,我们使用它;
如果当因它们为我们带来了压力或内在的冲突时,
我们就要质疑它——认清它或解构它。
心产生的念头本身是不分正或负的,
但分别意识使它们有了对我们来说的正念或负念(或说妄念)的差别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
针对念头——每个人都应用学会“解构负念”和自主的“使用正念”的方法。
不再做念头的奴隶和成为念头的主人——
就从这“解构负念”和“应用正念”的修习中实现!
愿你学会这种对待念头的道与术,终生受用。
我们要想真正自由,
训练觉知也非常重要。
我们不但要在“念头”本身上下功夫,
我们还要在觉得上下功夫。
念头生生灭灭不断变幻,
但觉知一直不变。
如果我们能够守住或者成为觉,
我们将能成为不生不灭,
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成为佛(觉)的意思。
另外,我们要想很好的对待念头,
也必须有敏锐的觉知,
否则,妄念起了你不知道。
因此,要想于一念上解脱,
觉念两者都不能偏颇。
觉念永不分家。
从念头出发,你会来到觉知;
从觉知出发,你会来到念头。
二者就像一根筷子的两端,
你从一端出发必然会抵达另一端——
从觉会触及到念,从念会触及到觉。
当我们从觉知出发观察念头时,
你会发现,觉知——是一种看念头在阳光下舞蹈。
当我们能够观看念头如在阳光下舞蹈时,
那么将没有什么坚固的念头阻碍心的自由流动,
当没有什么念头阻碍我们心自由流动时,
我们将生活是快乐的。
念头就像一根钉子,
如果我们的心变得痛苦或受束,
那么那心将一定被某根钉子给“钉”住了。
念头是心的钉子。
念头的钉子能够“钉”住心——
另一个念头的故事,却无法“钉”住觉。
因此,如果能时刻守持在“觉”上,
那么将没有什么念头之钉“钉”住我们,
我们将是自由的,无碍的,快乐的。
在佛教的概念体系里,
“正念”意味着菩萨,
“觉”意味着佛。
“菩萨”是一个正念的象征,
“佛”是觉的人格化表示。
念头是此岸,觉是彼岸。
此岸是世间,彼岸是佛国土。
凡在念头上论事,
即是在世间议论事,
凡在觉上言事,即言彼岸事。
在度自己苦厄的过程中,
如果我们用“正念”自助,
那么那是菩萨在此岸救助你;
如果用“觉知”自助,
那么那是佛在彼岸救度你。
当我们在念头制造的幻象中受苦时,
有佛教信仰的人常说,
“阿弥陀佛,菩萨保佑”,“佛保佑”。
当一个真修的人说“菩萨保佑,佛保佑”时,那意味着什么?
那意味着——正念觉知!
即使用正念和觉知的方法来自度自己。
不要迷信于有个外在的佛菩萨,
心外无物——佛、菩萨,意味着觉和正念。
要知道,能正念即菩萨,能觉即佛。
当我说“正念”的时候,
人们常常区分不了什么是正念或妄念。
正念其实就是“一念”,
能一念即正念,若正念必一念。
如果某个当下你没在“一念”之上,
而在二念、三念、四念、五念之中,
肯定你没有正念之上,而在妄念之中了。
正念就意味着“一念”,
因此,当我命名这个简单的心灵解脱方法时,
你叫它“一念觉知”而没叫它“正念觉知”。
我命名它为“一念觉知”而未称“正念觉知”还有一个原因,
因为生命的真相是:
生命再长(看起来),
它实质只是一个刹那;
念头再多(模糊地以为),
它本质只是一念。
一切有,只是一念。
说一切事,只在一个念头上说事。
基于上述真相,
我命名这个帮助心灵走出幻象的方法为“一念觉法”或称“一念禅法”。
复杂奇幻的生命看起来很复杂奇幻,
而实质只有“念头”和“觉知”构成。
复杂,是因为念头构织了我们多重多种的故事;
奇幻,是因为它在瞬息不停的变化。
有一个真相是:
生命看起来再长,只是一个刹那,
念头再多,实质只是一念,
因此,“生命”我们可以总结为一个简单的“公式”:
生命 = 一念+觉知。
生命看起来有很多痛苦,
而它实质是一念所迷、一觉丧失所致。
在我们的一生当中,
如果我们有痛苦了,我们该如何走出它呢?
我们如何下手解决自己的痛苦呢?
显然,还是要从“一念”和“觉知”上下手解决。
一念上不迷,一觉上不失,痛苦就不会到来。
具体的操作方法,就是我上面所总结的三条:
去除妄念,应用正念和觉知。
去除妄念——质疑你的念头,解构影响你的信念;
应用正念——播种正念的种子,自菩萨度自众生;
觉知——彼岸的佛度此岸的众生,看念头在阳光下舞蹈。
当我们在生命当中遇到痛苦:
从“念头”和“觉知”上下功。
从念头上下功包括两个方面:
质疑负念和应用正念。
从觉知上下功是,以觉照念——
在觉上不在念上——
在念不迷,在觉不失,
即能脱离所谓无边苦海。
航海人生,途遇风浪,
愿你尝试应用“觉念法门”,
自度自己于梦幻苦海之中。
在念不迷,在觉不失,即是佛在世间;
一念出离,立在觉上,即是凡夫立到佛陀世界。
觉念法门度众生,觉悟即是救迷情。
达摩非曾从西来,达摩一直汝心中。
达摩并非三王子,达摩本是你自性。
自性智慧本来最上,即摩;自性智慧本来即在,即达。
自见自性即达摩,不离自性本佛陀。
佛陀者,圆满也。愿你自遇自性达摩佛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