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只是信念的碰撞
活在人世间,
不管是大人和小孩之间、男人和女人之间、朋友和敌人之间,
“友谊”或“冲突”的本质是信念之间的碰撞。
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,
只有信念和信念之间“咬合”——
不管大人与小孩之间,还是男人和女人之间,
看似是两个活生生的人在交流,
实际上,只不过是两个头脑中的概念在交互。
因为人持有概念,概念将人变成了“模子”——
两个人之间的交互,实际上变成了两个“模子”之间是否合模。
如果一个人内在的模子和另一个人内在的模子契合,
那么这看起来的两个人是默契的;
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内在信念之模不契合,
那么这两个人将是冲突的。
生而为人,在没有超越个人的“内在信念”——“模子”——之前,
我们都是模子人,我们之间的交流没有“人”的味道,
只是“模子”和“模子”之间冷漠和机械的交流。
当我们相信自我的信念,我们之间没有感情。
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
当我们相信自我的信念时,
朋友之间可以变成敌人,
兄弟之间可以变成仇家,
大人和小孩之间可以变成奴隶与奴隶主……
这并非骇人听闻,
检查一下当我们相信自己信念时的实际,
情况似乎是这样。
在家庭教育中,当你和你的小孩之间发生“冲突”——
这“冲突”和你与你的敌人之间、你与你的仇家之间、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差别。
当你相信你的信念,在你相信你信念的那个时刻,
你和你的小孩之间没有亲情、没有血缘关系,
有的仅是你为捍卫你的信念所进行的战争的味道。
---持有你的信念是冲突与困惑的因
人与人之间的冲突,国与国之间的战争,
皆是因为你持有你的“信念”。
换句话说,皆是你太相信你的所想。
如果你不相信你的所想,
或你不认为你的所想如此真实,
那么冲突或战争的强度就没那么大。
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念相信得越狠,他的战争力度就越大;
对他的信念抓得越紧,他的战争的频率和强度就越大。
国与国之间的关系,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,是集体信念的反映。
在家庭教育中,这种情况同样适应。
大人和小孩之间的“冲突”是家长头脑中的信念和小孩头脑中的信念,
在某件事上、在那个时刻的对峙或外显。
每当你和你的小孩之间发生不愉快,
你知道,那是两个人之间信念的冲突。
当两者冲突时,根本不存在“人”,
也不存在“父母”和“小孩”,
有的只是两派宗教和信徒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和捍卫。
在日常生活中,当你和你的小孩之间发生冲突时,注意到这点。
---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,这是真的吗
家长和小孩之间常见的冲突之一是:“你应该听我的”。
换句话说,“小孩应该听大人”的。
这是一个我们相信了很久的谎言和神话。
“小孩应该听大人的”——这是真的吗?
我们常常观察到的情况是,
小孩往往不听大人的,他们听他们自己的。
每个家长都曾经是小孩,
当你是小孩的时候,
你能在你不听你父母的时刻听他们的吗?
我们只能在听的时候听。
在你的小孩不听你话的时候要求他听你的话,
你有什么感受?你如何对待他和你?
为了小孩听你的,
你是否对他发脾气?
给他脸色看?
或运用你的各种权力惩罚他?
甚至打他?
这样做,你对你的小孩存有爱吗?
当然,你的头脑可以狡猾地说“为了他好”。
从长远的时间看,
你真的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对你的小孩更好?
你确定吗?
因为相信自己的信念,我们都变得很傻。
信念蒙蔽了我们的心性,
当我们内心被信念占满,那空间没有爱。
当你打着为你的小孩好,
而对他施加各种形式的“暴力”时,
体会一下你内心的真相。
让真相带领你走出困局。
---改变孩子,先从改变你自己开始
通常情况下,家长改变小孩,
就是直直地去改造小孩——甚至不惜使用“暴力”。
在与小孩之间的问题发生中,
我们很少认识到我们自己才是问题的“起源”,而不是他们。
我们常常无法想到,
改变一种关系的局面,从自我开始。
或许有人想到过,但那也只是想想而已,并未行动。
有的家长可能也尝试去改变自己,
但结果并不理想。
想一想,我们改变自己都不那么容易,
期待你的小孩在你期待的时间内有所改变,那实际吗?
如果你真的想改变你的小孩,
先去改变自己。
当你有了如何更有效的改变自己的经验时,
再传授给你的小孩。
或许,当你变了,你会惊奇的发现,
你的小孩也“变了”。
甚至不需要你的小孩改变,
你的满意度就会达到百分之百。
在家庭教育中,当你和小孩之间发生矛盾,
当你力图去改变你的小孩,你的行为是“颠倒”的。
你搞反了。不
管的确是不是你小孩的问题,
当你看着你的小孩“不顺眼”、
“不是那个样儿”时,
先搞清自己的心,
你调整了自己的心后再回来观看你的小孩,
然后再给他建议或教育他吧。
---家庭教育:把“焦点”重点放在你自己身上
家庭教育的焦点,
应该重点放在自己的身上,
而不是小孩的身上。
你知道,貌似你是位家长、你是个成人,
但当你生活在自己的“信念”之下,
你和你的小孩完全“平等”。
小孩听信他自己信念的,你也是。
不管你年龄、身份、地位如何,你和你的小孩有何不同?
教育的方向永远是向内的。
不管你如何指向外,
只有它指向内在时,
教育的作用才能显出。
当家长是一位遇事指责他人、焦点放在外、矛头指向外部时,
你的小孩只能跟你学。
你是一位什么样的父母,你的小孩迟早会成为你。
为了使你的小孩变成一个好孩子,
你必须变成一位好家长。
当你是一位“老子”,你的小孩至少也是“庄子”。
当你成为“佛陀”,你的小孩在你的眼里不得不是佛。
一位佛催生一群佛。
---提醒并行动,让小孩看到活榜样
在所有的有情生命中,
最成熟最美好者是佛。
佛——是一切意识生命最成熟的顶点。
为了你使自己的小孩变得“最好”,
那么你自己必须率先“成佛”。
当你的小孩走偏了“共业”的道路,
提醒他并你自己率先行动,
让你的小孩看到一个如何快乐生活的活榜样。
如果你是佛,站在共业的立场,
你是位提醒者——提醒那似乎“走偏”的人。
你是面清晰的路标,你是块警示牌,
当你的小孩或你周围的人迷惑了,
即使你不说,当他们看到你活生生清晰愉快的样子,
他们已经有了方向。
作为一个提醒的声音存在,
作为一个箭头存在,活出你的清醒,
让你的小孩以你为活榜样。
当你成为一位活佛,家庭里有了一盏航灯。
---管教不了的小孩,“上帝”会帮你
如果你管教不了你的小孩,那该怎么办?
不用愁。“上帝”会帮你,整个存在都会帮你。
如果你的小孩不服“管教”,
整个存在都来参与并安排情节,
来使他走上“上帝之道”。
对同一物种来说,上帝之道即是共业之道。
共业之道即是心道,心道即是无心之道。
当头脑坠落于无心的平面上,
它会和上帝站在一起。
生活就将变得安顺而无矛盾,
他就将成为一位无困苦的人。
一个人偏离了和谐之道,
存在会仁慈将他带回。
你不必担心,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他所在之处,正确而无误。
---向孩子“发怒”——那不是你的错
当你向小孩或他人发怒,
那不是你的“错”——你的行为举动是你信念的反映,
当你不能超然在自己的信念之上时,
你是自我信念的奴隶;
当你持有某一特定的信念,
当你遇到某种因缘时,
你不得不那样反应——你控制不了你自己。
因此,从这方面说,当你向你的小孩或他人生气、发怒时,
那不是你的“错”——是你信念系统的错。
如果你想改变这一现状,
调查你的信念系统,
破解那些固有的概念。
如此,你就能不再受那些魔咒的控制。
人类的信念就是人类的魔咒。
如果你相信的信念越多,控制你的魔咒就越多。
当你被魔咒控制时,你就是魔。
魔咒会将一个人变成魔。
这就是为什么世上有父母杀死子女、女子杀死父母等相互残杀的原因。
当我们相信自己的信念并被驱动时,
我们不再是“人”,俨然成了魔。
---做你自己,调伏你的心
要想让你的生活一切变得和顺——
不仅仅在家庭教育上,
那么,就要做你自己,然后调伏你的心。
在与小孩的交互中,当你生气、发怒……
当你意识到时,瞬间平息它,然后回到正道上来。
就像一个学习骑自行车的人知道自己的车下了沟,
那么知道、上来,继续前行。
当家长认识到自己的“错误”,不必自责,不必后悔——
当你对自己做过的事不自责、不后悔(认清真相)时,
你也这样教导了你的小孩。
对过往的过失不过分自责、后悔,
这样你就有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当下的事上,
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上。
当你这么做,你就在以实际行动教育你的小孩“往者不可追,来者犹可谏”了;
当你这样做,你就在教育你的小孩什么是“活在当下”了。
“活在当下”是走出困惑的方式,
这样你就在教育你的小孩如何走出幻象了。
---和合——那就是孩子应该“得到”的
你目前持有你所相信的——
你不可能在你相信某信念时不相信,
你目前是这样的你……
而你的小孩目前也是这样的他,
他头脑所装下的概念在他相信时也不得不相信。
在当下,在某一时刻,
你的小孩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教育?
你们两个人信念的和合。
“和合”就是每一个人当下的礼物。
因此,我们应该尊重它。
向你的小孩示范如何热爱“和合”的生活,
这是你能给他的基本教育之一。
你真的想对你的小孩好吗?
先对你自己好,热爱你的和合生活,
做一位热爱现实存在的父母,然后等待你的小孩“变成”你。
---活明白你自己,带好上帝的小孩
活明白你自己——是你的任务,
带好你的小孩——这是自然的开花。
对于家庭教育,活明白你自己,这是前提。
如果我们自己都活得糊里糊涂的,
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一颗清晰的头脑,
那么我们的小孩会受我们的影响。
如果我们的情况与此相反,我们的小孩会从中受益。
“活明白自己,带好上帝的小孩”,
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原则和目标。
在我看来,真正的教育是一种自我觉悟和成佛的过程,
在家庭教育中,愿我们和我们的小孩一同走向觉悟和成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