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生病,测验的是家长的心智健康

一念行者
2018-12-24


提问:

今天碰到困惑,特向您请教:孩子咳嗽(4岁),去医院就是打抗生素,去中医问诊,开的是西洋参,量还不小。面对这样的境况,我有一种很强的无助感,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看病了,怎么面对这样的境况。


子是母心,子病母病,子痛母痛,子愈母安,子健母悦。

母子情是世间最深的执着,也是有情生命受苦的原因之一。

母子一体,十月怀胎,子在母身内;

一朝分娩,子在母心内。

母子身心相连,是故子病若母病,

子痛若母痛,子愈若母愈,子悦故母悦。

年轻的母亲遇到小孩生病是常有的事。

遇到这种情况,如果可能的话,在照顾幼儿的同时,

尽量自观心念,保持清净觉知。

当然,这个时候,当家庭发生“异常情况”,

我们的心都会很乱——是念头或事件转心最为严重的时刻,

也是我们苦升起以及最苦的时刻。

正因如此,

于乱事中自观心念,于乱念中习持觉知

——于尘俗中“修行”,才显得更加重要。

更直截了当的处理方法是:

藉由你的小孩生病,借此机会及事件,

记录你头脑中浮现过的那些让你感到无助或不安的念头。

然后对其一个一个的“调查”,查看它们的真实性及其它可能性,

可清晰内心的混乱,走出我们念头制造的幻象。



如果我的孩子病了,我体验到了“无助感”,

那通常是我想掌控的太多了。

比如,我想掌控我的小孩不生病,

我想掌控给我小孩看病的医生该怎么给他看病,

我甚至想掌控我去的那家医院的规章制度,

以及某个医生或护士的道德修养……。

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。

当我想改变的都是我掌控不了的事——

我的内心必然:开始比较愤怒,

然后在心里攻击他人(个人、制度、社会等),

然后攻击自己,

最后停下来陷入“无助感”和“无力感”当中。

这是我们头脑的运作模式。

小孩生病,测验的是家长的心智健康。


当我在心里想掌控“小孩、医生、伴侣”——“他人”,

当我在心里想掌控“疾病、制度、社会”——“上帝”……我势必体验到负面情绪。

因为我超出了自己的“领域”,涉入了他人的“领域”。

在他人的“地盘”上,我们当然没有掌控权和安全感了。

所以,为了让我们安定,还是回到我们自己的“地盘”——内心,对

我们自己内部产生的那些念头或信念做功,让自己回到平安。


不管你自己内部怎么想,回到实际,回到现实存在中来。

“实事求是”是一个法宝,不管何情何景,

“实事求是”都是一个拯救我们出离苦海的法则。

每当我们不“实事求是”时,我们将创造更多的麻烦或痛苦;

每当我们“实事求是”时,我们的痛苦或麻烦最少。

“实事求是”是消弭幻象的方式。

通常,我们的痛苦升起时,是我们没有“实事求是”时。


从个人的梦中出来,来到“现实存在”的脚下——

像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一样跪倒在佛或神的脚下。

如此,我们的痛苦将会消减或最小化。

不与现实抗争,不与事实争辩,

不坚持“我的”观念、“我的”看法、“我的”认为……

我们将回到心灵的平安之中。




如果我的小孩病了,

在我的能力范围内,尽可能地带他去最好的医院,看最好的医生。

如果那医院或医生不符合我的期待,

我更换,但我不烦恼,不抱怨,也不攻击。

为了我小孩的健康,

我可能还愿意去学习一些医学知识、保健技术等,

为他的健康做贡献。

但我不操控他的疾病——

比如,他的病该“什么时候好”或“好到什么程度”等。

并非我不想那样做,而是我操控不了。

操心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,

除了为自己带来焦虑、懊恼或自责外,别无益处。

与其浪费时间在他病的“想”上,

不如把时间花在为他的病“做”上。


当我的小孩病了,

如果我为此烦恼、焦虑、担心或害怕——那是我的修行课题。

围绕他的“健康”出现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、情感问题、社会问题、信仰问题等,都是“我的”的问题。

那是我的事,该由我来处理。

我的小孩病了,但我可以完全心灵健康。

如果他身病了,我心病了,那么我的“免疫力”太低下了,

我的健康有问题——我应该对我的健康负责,寻找我心灵的医疗。




理智地面对生活。

“理智”是一种成熟,当我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时——

瞧,现实带给了我们成熟的机会。

好好利用它吧。

宇宙中没有恶,善是它一切时处的本质属性,

在每一件事物上发现它的善,

收取上帝为我们准备的礼物,

就像打开邮局给我们的包裹一样。

孩子生病,是母子需要共同穿越的修炼。

你的小孩身体疗愈,你心灵疗愈;

你的小孩身体成长,你心灵成长。

祝你和你的小孩一起抵达完全的成熟、健康!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