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点击音频,即可聆听!)
Q5:为什么当今社会有这样多的肥胖症?我怎样才能不暴饮暴食?
西医说肥胖症是能量过剩,中医说肥胖症是体虚,实际一个人可以反应出整个社会,整个社会也只是一个人。从真相上说,社会即人。现代社会,个体肥胖雍容了,整个社会也似乎有什么东西多余,且“体虚”。社会反映了人,它们是相互的。
暴饮暴食是人肥胖的原因之一,而你为什么要暴饮暴食呢?在你暴饮暴食的背后反映着你的心。当一个人的心念不平静,而他又没有觉察时,他就会受那些无意识念头的驱使,做一些无意识的事情。当你感受愤怒、怨恨、不平、焦虑等时,因为你没有意识到这是念头引起,你没有很好的办法让它们停止下来,但你总得找一些方法来避过那些不舒服的觉受,很可能你就暴饮暴食。在猛吃猛喝中,你忘了那些事,你甚至感受快感。当你第一次因为某件事不快乐,你透过让自己放开地吃喜欢的食物而得到充分满足时,你的心记住了这件事——当你下次再不愉快时,它会想起食物,并指导你继续透过美食来替代或缓解你内心的紧张或不平。这样“食物”就于你无意识的心上成了某种“药物”,某种类似麻药或海洛因的东西,因为你透过它让自己感受某种程度的“快感”。你在不停地追求那些感觉,特别是当你遇到麻烦或心情不好时,我想这正是人类患有暴食症的原因之一吧。
当心遇到内在的不平或困惑,它通常会透过六根摄取六尘的方式来平衡它自己。有人内心痛苦了,他会透过“看”——眼根,比如去旅游看美丽的风景、欣赏艺术或与美丽的女人在一起让自己感觉舒服,避开内在的痛苦;另外的人痛苦了,他的方式可能是透过“听”——耳根,比如他去参加一场所场音乐会,或者听一首流行歌曲来让自己舒服;还有的人郁闷或不愉快了,她透过疯狂购物来让自己舒服,这是透过“意”根来让自己满足;还有人压抑了通过性来让自己舒服,这是透过“身”受来解决自己内在失衡的办法;另外的一些人心情不好了,他是通过“舌”根来满足他们自己——这就是所谓的暴饮暴食了……,总之,当人们的心感到不舒服或难过时,他不外乎透过这六根与六尘的收摄关系来平衡他自己。当一个人没有觉察,而又没有很好的了解和管理念头的方法时,他们只能那么做。除了透过眼耳鼻舌身意——吃喝玩乐嫖抽吸等方式外,他还有什么方式呢?在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管理自己心和念的方法之前,人们只能那样,且人类已经如此进行了几千年了。
“我怎样才能不暴饮暴食?”有两个修行方法可以让你做到:一是修行觉知,修行觉知就是让自己做一些事都知道,自己起心动念、情绪变化时都知道,当你郁闷时知道自己郁闷,当你郁闷升起吃东西的念头时知道,当你在心里盘算着吃什么样的食物,到哪里去吃,和谁去吃等——有这一系列的内在变化也知道……,透过这仅仅的“知道”,这不停的观照、觉察或有意识,往往就能够终止你很多无意识的行为。我们有很多无意识的行为之所以发生了,甚至一次又一次的发生,那是因为我们“不知道”。我们所谓的“知道”,那只是事后“回忆”起的一个概念。在当时你并不知道,如果你知道,那些事很可能就不发生了。这是方法之一,是我常说的从“觉知”上下功夫的方法。
还有一种方法是从“念头”上下功夫的方法。从念头上下功夫的方法有两种:一个是觉察和解构负面念头;二是在自己的心里使用正念,多种一些正念的种子代替负念。所谓觉察和解构负面念头是,当你心情不愉快时,首先你觉知到它,然后去注意了解伴随着你这些不愉快升起的念头,或者去注意这些不愉快升起前你持有什么样的念头,把它们一一找出来记录下来,然后针对这每一个念头进行质疑、调查、做功,看看事情的真相是什么,从而让那些内在的负念不在你里面起作用,这是解构负念的方法。还有一个和念头有关的方法是:在心里使用正念,多往自己心田里播种一些正念的种子来代替或覆盖负念,心只反应当下的念头,当你不给负念机会时,负念当然就不能影响你了。你可以给予自己正面暗示或用一些美好的相来代替负相,这样都可以让你走当时当下内在的困境,从而避开你采用食物、药物或其它一些外在事物来让自己内在平衡的负性循环。
你可以试试这个从“觉”和“念”解决自己内在困苦的办法,如果你认真的去做,它能解救你于自己的困境之中,祝你成功。
Q6:人死了以后,意识发生了什么变化?
当下一念不升,你能感觉到什么?什么也没有。死亡就是不能再升起念头,不能升起念头你会感觉到什么呢?念头只有或没有两种状态,不存在第三种情况。当我们死时或我们昏迷前期,因为缺氧而我们又没有觉知,这会使我们产生一些幻象并认同它,这导致了我们种种关于死亡意识的“故事”。人们都在研究我们死时或我们死后,我们的意识发生了什么?发生了什么?一些幻象的变化而已。幻象是怎么产生的?念头的运作而又失觉察产生的呗。在死亡之时,包括在未死之前的绝大多数的人们的生活中,他们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时间都没有觉知,也不知道是什么是觉知。因为没有觉知,人们很容易对所发生的事给予认同,总是被卷入进去而不知道。这在他们生前或死时一样。佛陀说,我们都活在梦境里,这是真实的。除非你时刻是有觉知的,否则你就一直生活在那些真实的梦境中。没有别的办法不让你梦境中,除非你带有觉知。
觉知和意识不同,意识往往是一种无知之知,知之无知,他对当时当下发生的一切知道又不知道,不知道又知道的一种含混状态,犹如梦境一般。我们在梦中的情况就是那样,说是知道,还不知道;说是不知道,还知道。事实上当没有“觉知”插进我们的生命之前,我们在我们夜晚中梦境的情况和我们在白天里的生活完全一样,除非有觉知进来改变它们。觉知则不同,觉知是时刻对发生的一切知道,它是使一切变得清晰而知道,它让一切意识朗朗分明。它是知道的知道,清晰着的清晰。这是觉知和意识的不同,有觉知和无觉知的不同。
因为我们平时没有觉知,平时不知道觉知,当我们死亡时也一样,我们把所有的幻境都认同为真实了。死亡之时更是如此,犹如沉入梦中,我们更是把幻景当作实境了。现在所有的修行者,还有那些临终死亡研究专家们都在研究什么?研究一个幻象。他们对那些幻象分解了又分解,分析了又分析,命名了又命名,研究了又研究……,瞧瞧他们在对什么做功?对一些虚幻不实的幻觉做功而已。研究幻觉的人也在幻觉当中,与出现幻觉的人一样,他们都在睡梦中。把幻当实,和头脑喜欢对它不知道的东西研究分析的秉性,使人类把它的精力投入了死亡和临终、以及死后世界的梦的研究中。那些梦的解剖者和那些做梦的人一样,都在梦中瞎努力。那些研究这类现象的科学家,是梦中的科学家,他们是另一类做梦的人和梦中的另一类人。事实上,研究梦的人和做梦的人平等,都在梦的状态里。什么样的是清醒的?了知三界空无一物,所见皆是心造幻象,并在生活中时刻带有觉知的人,才是清醒人。其余的都是梦境中人。
有一本很流行的书讲过中阴身,讲过死亡如何如何的过程,那是瞎费功夫,妄断努力。讲解中阴故事,那只不过是一个妄想者在解剖梦,并命名那些梦而已。那本身没有任何意义。你向人们讲解中阴身的幻觉流变故事,你为什么不告诉人们在平时或死时要保持觉知,不要认同所有的幻象,在觉上不要在相呢?所有的相都是梦景故事,你为什么不让人们出离梦景在觉上,而带他们推向梦的恐怖之中呢?因为那些讲解中阴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,他自己也还在噩境梦景中没游上岸呢。自己都没真正觉悟,没有爬上“觉”的岸而在念的梦中造化挣扎,还怎能教导人修行、出离生死痛苦呢?如果在你死时你都不能脱离那些生死幻象而纠缠于那些中阴景象,你怎能了脱生死成佛成道?梦里的人怪不得你担心你会轮回,因为你还没有爬上“觉”的岸啊。没有真觉悟的老师教人真是误众生不浅啊。不要听中阴故事的那些幻象描述,从那幻景出来!保持觉知,在“觉”的岸上,不要在相的海中!不要认同所有的幻象!所有的相都是幻象,你是那不生不死的觉!在平时我们要训练保持觉知,死亡之时更应该有意识提醒自己保持觉知,不与幻象认同就没有生死恐怖。
人们为什么要研究死亡和死亡时的意识?为了掌控。当人没有掌控时,他会更害怕。人在不知道中是没有掌控的,这就是为什么头脑害怕不知道的状态而要拼命去研究、了解、清楚和知道的原因了。而实质上,一切生死恐怖都是幻象的,它除了是个恐怖的想象外还能是什么?活在当下,了知时间、空间、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子虚不实的想象之外,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?除了幻象,生死都根本不存在,哪还来的死时中阴,死后灵魂?除了一个念头在觉知中生生灭灭,造此造彼外,哪还有什么呢?没有人真正出生过,除了一个念头;也没有人真正死亡过,除了一个念头。我们看来起复杂繁缛的一生,其实只是一个念头的造次。基于记忆,一个念头的造次留下的一连串的幻象。生命的真相是空,除了这没有真正的真相。
往往有时,那些深入幻象深处的师父——那些看到更多幻象的师父被人们识为修行见地很深的师父,记住,那是个错觉,那样的师父比你迷的更深。把那些迷的更深的人当作师父的人是有的,因为那些梦中的弟子们因在梦里没有分辨能力。这是可以理解的。如果你分不清哪个师父到底真觉悟还是假觉悟,看他的教法,凡是那些教法越简单、越直白、越明了、越不讲故事、不造相的师父,基本都是觉悟的师父;凡是那些教法神秘复杂、曲折深奥、阴暗难懂,凡是那些给你讲更多的生命故事,制造更多的相的师父,都是迷的比你还深的师父,不要跟随他们,宁愿不修行也不要跟随他们,因为他们会把你带入更深的梦和恐怖之中。那是修入了歧途,迷的比你还深的师父,小心认一个进入睡梦更深的人为师。
了脱生死真相的方法总是那么简单——觉,觉,觉……在觉不在念;念,念,念……出离念故事!生命就两物——觉和念,修行就两法——念和觉,哪有那么复杂的修法和神秘的现象呢?如果你看到复杂和神秘,显然你进入幻象了。如果你真的看到真相,真相哪有那么复杂和神秘呢?真相总是最简和直白的。除非你进了梦里,否则,真相不可能那么复杂。真相是赤裸裸本身,它连一片衣服丝也不挂。
人死了之后,意识发生了哪些变化?注意觉知,不要管那些变化,那些变化无一例外的都是幻象。觉知,觉知……注意在觉知上,这才是重要的呢。记住,意识是制造幻象的主,觉知是出离幻象的神。人死了之后,意识发生了哪些变化?你真的想知道答案吗?不等到你死,就在当下观察你的念头,深入的内观,你就可以获知那个答案。此时念生念灭,和死时念生念灭,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?带着觉知深观念头吧,最终你会了悟一切真相,明白一切幻象。祝福你,大疑而又不懈探索的人将大悟。
Q7:当亲人离去以后,我们该怎样去接受“他们仍然以某种形式与我们在一起”这个观念?
亲人活着时,你看不见他们时,他们在哪里?你没想起过他们时,他们在哪里?你睡着了时,他们在哪里?你闭上你的眼睛时,他们又在哪里?
如果你看见他们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实质意味着什么?如果你看不见他们而想起他们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实质意味着什么?当你即没看见他们也没想起他们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又意味着什么?
如果你看见他们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实质意味着什么?相;如果你看不见他们而想起他们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实质意味着什么?念头;当你即没看见他们也没想起他们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又意味着什么?死亡——不存在。
当我们的亲人死亡后,当我们头脑中出现他们的画面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意味着什么?当我们的亲人死亡后,当我们的头脑产生了思念他们的想法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意味着什么?当你的头脑中出现了那些画、产生了那些思念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又意味着什么?
当我们的亲人死亡后,当我们头脑中出现他们的画面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意味着什么?相;当我们的亲人死亡后,当我们的头脑产生了思念他们的想法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意味着什么?念头;当你的头脑中出现了那些画、产生了那些思念时,他们——对你的心——又意味着什么?活着——像他们还没有死时一样。
心外没有人。对于这颗心的真相来讲,我们的亲人生前和死后,对它完全一样,心看到的都是相,产生的都是念。心不分真实和虚假,所有的都是真的,也都是假的,心超越了真和假,它只是如实的照见“那”——没有“真”的概念,也没有“假”的概念。了解这颗心吧,活在没有分别的“一”的无苦中吧。与心的真相保持一致,我们能避开世间所有因幻象起落导致的苦。生和死,真和假,也是幻象起落造成的。穿越幻象,来到心真实的层面上,我们将活在一个“一”的世界里,对于那颗心来讲,我们的亲人没有死,也没有生,有的仅是我们的心念的出与没。在那生命最深处的真实吧,没有你的亲人存在,你就是他们,你一人就是他们全部,每个。你代表着他们,他们都在你这里。如果说他们死了,他们并没有埋葬在坟墓里,他们在你的心中,你的心才是他们真正的坟墓;如果说他们将要出生,他们并没有到别人的子宫中投胎,你的心才是他们真正要投胎的子宫。
我们的亲人都在我们这里,无论死去了多少代的,无论还有多少代要出生的,他们都在你这里,在你心中。你一个人就是人类长河。你即是你的祖先,也是你的后代子孙。你是生命的源头,也是生命之末。你一个人就是生命的全然。众生就是你自己。如果你分散,你就是众生;如果你集拢,众生就是你。宇宙之内是众,宇宙之外是一,而你就是宇宙。所有的都在你那里,从祖先到你,一个也没死去,一切都在你那里。你是所有的终结,也是所有的开端,你一个人富藏全部。你就是整体。不缺也不少,你是满满的完整的一的宇宙。你是存在本身,所有的都是你那里。
当亲人离去以后,我们该怎样去接受“他们仍然以某种形式与我们在一起”?不曾半刻分离过!如果你了解真相,你哪里曾和他们分离过呢?一半刻时间距离也没有。你们不可能分离,也分离不开,除非你一直活在幻象里,否则,你们永在一起。无论看起来他们生了或是死了,他们都从未变化在你那里。祖先或亲人们是相,你是心,你生出了他们,你收摄他们,他们即是你。他们不曾死,他们不曾生,只有你念起念落。除非你一直活在幻象里,否则,没有一个“他们”和“你”的分别。没有亲人,也没有“我”,整个宇宙里,只有一颗心存在。那不死的心是共同的,他们也和你一样。所以从来就没有人死过,有的只是心起一念,心又灭一念。宇宙生灭,如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