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-提问:金刚经里您曾说: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我如何确定是您的示现?而且是与您对话?
回答:觉知之身是名法身,法身无身,假名说身。觉知之身无形无象,无体无样,但能觉能知,万法尽知。这个身体又名如来、佛,但不可能透过物质的形体、声音来寻见,若有人试图透过形体或声音来找寻它,那人走在了不正确的道路上,那将见不到它。此身人人尽有,含诸肉身之中,凡夫不知,却是觉者之主。此法身不但你有、我有、他有,是人尽有。若你觉知,当下它正示现;若你不知,告之你亦不知。此法身只可觉得,不可说得,因此诸佛教导遇见它的方法,却不可直接将它移予于你。如何了解佛说义?觉悟、觉悟。觉悟是心性心用,能知诸佛所知。知佛所知,即等是佛。
38-提问:现在所流传的经典都真的是您所说的吗?
回答:一佛便是千万佛,千万佛便是一佛。因此诸佛之经,皆我所说。悟真经者,一经便是千万经,千万经便是一经。凡夫读千经万论,终不觉悟;诸佛一经未读,便知万法尽情。故觉悟不在经中,在凡人心中。迷者读经,觉悟读心。读心者即读心经,读经而不读心者,虽读心经未读真经。知吾所言,解诸佛义,勿迷失于经中。若为经所转,被经所累,虽勤用功,不能觉悟。修佛者,重点在心,不在经,明诸佛意。
39-提问:怎样才能让人们相信我们对话的内容是来自您的法教?
回答:信者自信,迷者自迷,诸佛无教,教导自教。苹果挂在路边的树上,只有饥饿者取之;江水奔流,日夜不息,只有口渴者饮之。佛法在前,诸经在案,只有需求者识之取之,用之益之。诸佛不是推销商,闻佛识法者自取佛法。用法成佛,自益益人,皆为因缘成熟;闻法无意,自爱爱人,亦为诸佛所乐。佛法无法,是名佛法。知者知之,明者用之,自然者天成。天成者是诸佛。
40-提问:您对于现在学佛的人及佛教徒有何建议呢?
回答:明诸佛义,行诸佛教,自解自悟,自行解脱。抬头看天,低头看路,知觉觉知,观察诸念,不执于物,自由自在。您对佛教徒有何建议?自种自收,自修自行,无有建议。正也是道,反也是道,条条是道,无人会走错道,故无建议。
人人皆有自我觉悟的能力,人人最终会走上他的正确道路,所以诸佛没有什么建议给世人。世人会建议他们自己走什么样的路、该怎样走、何时走,佛不操心。佛是大放心的人,对一切大放心的人。
41-提问:您对于现今人类、国家、种族彼此间的互动有何看法?
回答:现今人类——人与人、国与国、种族和种族之间,正以它们本来是的样子存在并进化着。它们在调控着它们自身,并趋向更加完善和美好。这没什么问题。可能我们中的有些人对现今人、国家、种族之间的关系不甚满意,他们希望应该更好,他们希望存在的现状应和他们希望的一致。显然,这只是你的想法。
任何你认识不到存在的完美,都说明你在自己的故事里,这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好的感觉。因为在一样事情面前,诸佛有一千种看法,也看到一样事情一千种可能有的善。因为没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所以诸佛可能有与你相同的想法,但他却不会相信并执着那个想法。所以,当人们问佛对某某事有什么看法,他通常没什么看法。即使他说出一种什么看法,他也很清楚的知道,那也只是他认为的一个比较好的事物的倾向。但那仅是故事,众多、无数可能故事中的一种。
42-提问:对于现代人类的教育有何建议呢?
回答:教育对于生命来讲实质上多余的,任何人类需要教育的时刻或人生需要教育的阶段,那都是人类或人正开始偏离它的生命之道的时刻。回到生命之道或正在生命之道上,没人需要教育。教育是催开头脑之花的,但不要把教育变成它驱赶恐惧幻象的鞭子。
人类应该怎样教育它自身呢?认识自我是首要的教育目标。去认识心、认识心是如何创造它所看见的世界的、认识痛苦恐惧的起源等,是教育的重要内容。去除爱道路上的障碍,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。教导喜悦生活,应是教育的主导思想。
人类要想生活得喜悦快乐——不受外在的物质世界的限制,它教育的目标应该教导觉悟。我们应该推行生命教育,而不是科学教育。总之,教育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过程,人们有能力最终认识到这一点,不用我的建议。在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点之前,我的建议是多余的,即使那听起来可能很不错。
43-提问:那对于现代人类在生活方面您有何建议呢?
回答:以眼前的现实存在为标准、为终极目标生活,拜你的现实为上帝。敬它,爱它,观照自己的心念。是什么就是什么,不反对它,不背离它,与它和谐地跳舞。超越于现实是痛苦的根源,就像过河一步跨过了那块正好的垫脚石,你必落入水中湿了自己的脚。不管你是谁,让现实存在领导你。一切向现实存在看齐,不要向别的方向看去,不要越过它,也不要希望它与它本来的样子有所不同。拜它为神,安宁的生活。
44-提问:请您再指导我们一些如何能真正走向觉悟之道的观念和作法好吗?
回答:“觉悟”者——即“觉”与“悟”也。觉者,心之性;悟者,心之用。心之用,即是生念;心之性,即是觉知。如何觉悟呢?动用心之性,动用心之用,以觉照念,成为觉性,即等觉悟。千法万法,佛法无非觉法;千性万性,佛性无非本性。用本有之法,见本来之性,即是成祖作佛,亦是本来修行。如何才能真正走向觉悟之道呢?从觉和念上进行,即能觉悟成佛。
45-提问:最后想请教您的是,您涅槃后在哪里呢?
回答:诸佛涅槃在现实存在本来的面目中,他即没到月球,也没到海王星,他就坐在他的椅子中涅槃了。他走在他的涅槃中,他行在他的涅槃中,他举手投足在他的涅槃中。既没出体,也没通灵,他涅槃在他的家中、他走着的山路上、他坐着的公共汽车里、他蹲着的马桶上、他刷牙的时刻、他吃饭的当下。没有故事就没有轮回,没有故事就是涅槃。诸佛就涅槃在此刻、当下——如实的存在面前。
【温馨提示:连载完结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