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马驹还没长大的时候容易把持,
在它没发噱的时候训服它比较容易。
清脆的青瓷花瓶比较容易碎裂,
酥松的土块容易散开。
在积热的干柴还没变成火焰时
给它泼些冷水;
在机体还没出现可显示的症状时
治疗它。
这是掌控之道。
几个人扯起手都抱不过来的大树,
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的;
摩天大楼,
是从最下面的泥土上盖起的;
万里长征,
在一步一步的脚下。
这是掌控的基础。
与现实存在对抗,你会失败。
抓在手里的小鸟,一不留神会跑掉。
圣人始终热爱他眼前的现实存在,
所以他没挫折和懊恼。
他从不想掌控什么事物存在,
所以他也从未曾得到或失去过什么。
这是圣人的掌控:为无为之为。
圣人骑在正念之马上,
走在觉知之中,
他走过天地也没走过天地,
做过一切也没做过一切。
他顺着河流行走,
他从未遇到过汹恶的浪头。
善于育人的智者,
教导人们觉知,而不是教导人们使用妄念。
人们之所以生活得不愉快,
是因为妄起的念头太多。
妄用念头去治理身心家国,会出现麻烦;
治理身心家国保持在觉知上,
就不会有什么生命的痛苦。
念头和觉知,是生命的全部。
了解了这两方面,就了解了生命,
道即是念头,也是觉知。
念头是道的动和用,觉知是道的虚和静。
生命——
在念头上是变,在觉知上不变;
在念头上并相信念头,你体验到无常;
在觉知上你体验到恒常不变。
常乐我净的是觉,
无常、苦和创造混乱的是念头。
在念头上就处在生命大海的风浪之中,
在觉知上则处在宁静湖面的映照里。
所有的河流都向下流淌,
所以,最低平的地方,
将成为最广阔的海洋。
你想成为汪洋般的生命大海吗?
以低平的姿态,
向如实的存在本身走去。
圣人尊重事实,所以他活得安宁喜悦。
事实是一匹活的马,
圣人即不跑在马的前面,也不跑在马的后面
他始终安宁的骑在马背上。
他和马成为一体。
因为他不损害那匹马,
所以那匹马只给他带来生命的便利而没有苦恼。
那马带着他自由的游走,
他是天下最快乐的人。
因为他始终跟着事实之马在一起,
所以他的速度最快。
没有谁能够抗拒得过一个安宁的人,
他不紧不慢却走在队伍的最前列。
最大的东西没有形状,
有形状的东西不是最大。
同样,
最小的东西没有形体,
有形体的东西不是最小。
道是最大,也是最小,
是最确定,也是最不确定。
我有三件法器携带着,为我受用:
一是爱,二是宁静,三是无为。
爱,能够创造无上的勇气。
宁静,让我与宇宙融为一体。
无为,让我身份如同上帝。
我走在世间列队的最后面,
当他们都回头看我时,
我却成了队伍的先前。
爱是勇气的母亲,
宁静是广博之圆的圆心,
无为是丰盛的根。
如果你没有爱,去表现勇气;
不能宁静,却想广博;
抛弃依托,却想走向最高;
这都是死路一条啊。
带着爱,用它争取就会得到,
用它持护就会不失。
老天要想救护谁,
就把爱给他。
这三件宝贝是天的法物,
请合理的应用它。
品尝老天的感觉。
真正的武士,身心都非常柔软;
大战士,都心情宁静;
善于胜敌的人,你看不出来他和你争。
善于使用人才的人,非常谦卑。
这种柔软不争的道的品德,
创造“用”的力量,
它和老天的步调一致,
是自古以来修行者学习的最高行为法则。
不要太过主动,被动。
有时被动牵制主动,
当被动牵制主动时,
被动就是主动。
被动是一种大主动。
一种宁静不动的主动。
它是最高的主动。
退或者进,都在“不动”的两边。
一个无我的人是一个完美的舞者。
即使他不会跳舞,他能和一个舞者和谐的跳舞。
你看不见行动他在行动,
他看不见他出击他在打倒你,
你看不见他手里的刀枪他能杀死你,
他的刀枪和武器在哪里?
在你手里。
他没有一兵一卒,
但他能取胜一场战争。
他眼里没有敌人,他没有争胜的意识,
但他常胜不败。
如果你和他交战,胜利的一定是他,
因为你怎能打倒一面空无的墙?
两个人想打架,那个想打架的人受苦。
第七十章
圣人的话浅显易懂,也容易实施,
但天下却没有人真正听见,并去实行。
风穿过堂屋,把院子里花香送进来,
但梦境中的人却不知道。
真言起于心,谎言出于脑。
天下的人因为不能自知,
所以他们也不能了解我。
真正明白我的人不多,
按照我的话去做的人更少。
我是一个穿着粗皮棉袄,怀揣着美玉的乡间老头,
多少人都错过了我,错过了我怀中的宝。
第七十一章
知道那颗什么也不知道的心,并活在那颗心里的人,有福了;
以为我知道,并傲慢在那我知道的头脑中的人,有罪受了。
觉悟的人一直活在福报之中,因为他们始终守持着一颗我不知道的心,
他就是那我不知道的心本身。
我不知道的心不会创造任何困难,那是一颗完全没有问题的心。
第七十二章
一匹马不害怕鞭子,
它将遭受到更大的鞭子。
不要扰乱人家的安宁,
不要干扰人家的心灵之道。
只有你不讨厌人家,
人家才不会讨厌你。
觉悟的人时刻觉知自己,但不自我表现,
他热爱自己,但不觉得自己了不起。
他自知,自爱,
但不自以为是,自我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