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心“第三者”,修行四念处
作者:一念行者
在我们和任何一个事物之间,都有一个第三者存在——它就是我们的感受。感受决定我们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亲疏好坏。
例如,你看一朵花,在你和花之间,有一种“感受”在那里;你对那感受的态度,决定着你喜欢它,还是讨厌它。
又如,看着你家的猫,有一种“感受”在你和猫之间,你对那感受的反应,受决定着你对猫亲还是疏。
同样的,当你面对你的先生、太太、小孩、父母、同事、朋友,或某一未陌生人,某种“感受”会横在你和他们之间,而你心对那感受的内在动作,决定着你和那些人关系的好与坏。
“感受”是你和这世界之间的第三者,注意这个第三者。“感受”也是身和心之间的第三者。注意这个第三者。注意你和万物之间的“第三者”——受,是修行的要点之一。它也是四念处修行的一部分。
注意第三者,观察第三者,在根尘相触之时,留意你心对它的态度、反应或动作。眼看物,耳听声,鼻闻气,舌尝味,身觉触,意知法时,留心它,知道它——第三者,感受。
要知道,感受不属于身,身根无知,犹如草木;感受不属于心,感受有生灭,其心不生不灭。注意在身和心,在你和世界万物之间生起的第三法——感受,留心它的生灭来去和你对它的亲疏好恶。
注意你生命里的三者——根、尘、受,尤其是第三者——受。来,修行四念处,尤其受念处。身受心法,身法受心,观察不同的次第,次第不同的观察。
四念处的正常观序是:身受心法——时时观察身体,观察身体上所起的感受,观察心对感受的反应和态度,观察心中生起的种种法。
以受为中心和重点的观察是:处处留意身和法——身根和法尘,注意在其中生起的感受——第三者,然后留意心对它的态度、反应和动作——好恶、亲属、取舍等。
来,修行四念处,留心第三者;留心第三者,修行四念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