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若牧牛:看护你的身受心法

一念行者
2023-03-14

仿若牧牛

          提问:当什么念头都没有升起时,感受那时,就是在感受心的状态吗?但是此时,似乎又有一个念头即,“我没有升起念头”,所以想请问您,觉知自心的方法,或者说四念处的方法应当如何操作呢?

   


来自一念行者的回应:

修行的基本观察,就像慈悲的放牛者,以他的牛为中心,带着爱与理解的心情,放牧他的牛。如果他的牛往东,就看到牛往东;如果他的牛往西,就看到牛往西;如果他的牛往南或北,他也看得清清楚楚。他把牛赶往一块牧草丰富的地方,不管牛去那儿他都看得清清楚楚,但他就呆在某个相对固定的地方,哪儿也不去,只是他的目光在跟随牛移动。如果他的牛下地啃别人田里的禾秧,他柔和地唤他的牛回来,在它的牧地上吃草。

       就像这样,一个修行人如此看护他的心。牧牛人有四种牛:白牛,黑牛,花牛和黄牛。每种牛他都照看,并看得清清楚楚,带着爱与慈悲。白牛是他的身体,黑牛是他的感受,花牛是他的心,黄牛是他的法。就这样,修行人如牧牛般的照看他的身受心法。

       牧牛人就白牛观察他的白牛,就黑牛观察他的黑牛,就花牛观察他的花牛,就黄牛观察他的黄牛。白牛低头肯草他知道,白牛卧下他知道;黑牛饮水他知道,黑牛不饮水他知道;花牛跑到别人家的禾田旁他知道,试图啃人家的秧苗他知道;黄牛安静地卧在那里它知道,它是一种性情寂静的牛他知道,他如此知道他所有牛的情况。如此修行人知道他的身受心法。

       修行者,如牧牛一般的观察你的身受心法。牧牛者牧牛是放松的,自然的,愉快的。他的牛,不管白牛、黑牛、花牛、黄牛,也是自然的,放松的,按照本性做它们自己。牧牛者只是牧牛,他允许牛做它们自己,如允许他的牛一样的,他也允许他做他自己。牧牛者不是驯马师,他不是伯乐,他不是挑选或训练千里马。他只是牧牛,允许牛过它们的生活,讨它们的生计;允许牛过它们的生活,讨它们的生计——也成为牧牛者的生活,成为牧牛者的生计。

        修行者,仿若牧牛一般的,看护你的身受心法,就像牧牛人看护他的白牛、黑牛、花牛和黄牛。来,就白牛了解白牛,就黑牛了解黑牛,就花牛了解花牛,就黄牛了解黄牛,如此来了解你的身受心法。以自然的牧牛人放牧自然的牛,如此来自然地过你的修行生活,作你的修行。祝福你。合十。

分享